Windows平台下的内存泄露检测
转载声明: 原文链接@千么漾漾
Windows平台下的内存泄漏检测
检测是否存在内存泄漏问题
Windows平台下面Visual Studio 调试器和 C 运行时 (CRT) 库为我们提供了检测和识别内存泄漏的有效方法,原理大致如下:内存分配要通过CRT在运行时实现,只要在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时分别做好记录,程序结束时对比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的记录就可以确定是不是有内存泄漏。在vs中启用内存检测的方法如下:
- STEP1,在程序中包括以下语句: (#include 语句必须采用上文所示顺序。 如果更改了顺序,所使用的函数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1 |
|
通过包括 crtdbg.h,将 malloc 和 free 函数映射到它们的调试版本,即 _malloc_dbg 和 _free_dbg,这两个函数将跟踪内存分配和释放。 此映射只在调试版本(在其中定义了_DEBUG)中发生。 发布版本使用普通的 malloc 和 free 函数。
#define 语句将 CRT 堆函数的基版本映射到对应的“Debug”版本。 并非绝对需要该语句;但如果没有该语句,内存泄漏转储包含的有用信息将较少。
- STEP2, 在添加了上述语句之后,可以通过在程序中包括以下语句(通常应恰好放在程序退出位置之前)来转储内存泄漏信息:
1 |
|
此时,完整的代码如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define _CRTDBG_MAP_ALLOC``#include <stdlib.h>``#include <crtdbg.h>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GetMemory(``char *p, ``int num)``{`` ``p = (``char``*)``malloc``(``sizeof``(``char``) * num);``}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char *str = NULL;`` ``GetMemory(str, 100);`` ``cout<<``"Memory leak test!"``<<endl;`` ``_CrtDumpMemoryLeaks();`` ``return 0; |
---|---|
当在调试器下运行程序时,_CrtDumpMemoryLeaks 将在“输出”窗口中显示内存泄漏信息。 内存泄漏信息如下所示:
如果没有使用 #define _CRTDBG_MAP_ALLOC 语句,内存泄漏转储将如下所示:
未定义 _CRTDBG_MAP_ALLOC 时,所显示的会是:
- 内存分配编号(在大括号内)。
- 块类型(普通、客户端或 CRT)。
- “普通块”是由程序分配的普通内存。
- “客户端块”是由 MFC 程序用于需要析构函数的对象的特殊类型内存块。 MFC new 操作根据正在创建的对象的需要创建普通块或客户端块。
- “CRT 块”是由 CRT 库为自己使用而分配的内存块。 CRT 库处理这些块的释放,因此您不大可能在内存泄漏报告中看到这些块,除非出现严重错误(例如 CRT 库损坏)。
从不会在内存泄漏信息中看到下面两种块类型:
- “可用块”是已释放的内存块。
- “忽略块”是您已特别标记的块,因而不出现在内存泄漏报告中。
- 十六进制形式的内存位置。
- 以字节为单位的块大小。
- 前 16 字节的内容(亦为十六进制)。
定义了 _CRTDBG_MAP_ALLOC 时,还会显示在其中分配泄漏的内存的文件。 文件名后括号中的数字(本示例中为 10)是该文件中的行号。
注意:如果程序总是在同一位置退出,调用 _CrtDumpMemoryLeaks 将非常容易。 如果程序从多个位置退出,则无需在每个可能退出的位置放置对 _CrtDumpMemoryLeaks 的调用,而可以在程序开始处包含以下调用:
1 |
|
该语句在程序退出时自动调用 _CrtDumpMemoryLeaks。 必须同时设置 _CRTDBG_ALLOC_MEM_DF 和_CRTDBG_LEAK_CHECK_DF 两个位域,如前面所示。